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用于穩定病毒顆粒、多肽或生物材料的賦形劑的制作方法
- 藥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用于治療帶狀皰疹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 結晶型艾普拉唑鈉水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一體化人體健康測量的制造方法
- 一種治療慢性鼻炎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 一種自體血回收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治療痛風的中成藥的制作方法
- 含有S(+)-苯基鏈烷酸和α-羥基鏈烷酸的配合物的制作方法
- 帶復溫功能的醫用物理控溫儀的制作方法
- 一種微米糖參西天龜鱉鉻蜂膠降糖消疲豆奶粉制備方法
- 一種治療或預防癌癥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 提取物和制劑的制作方法
- 用于便攜式多功能野戰病床的病床桌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前列腺增生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 一種新型大小腿減肥器的制造方法
- 皮下靜脈顯影儀的制作方法
- 一種智能化紙尿褲的制作方法
- 具有振動提醒功能的植入式電子裝置及醫療系統的制作方法
- 三環酰胺類用于抑制g-蛋白功能及治療增生疾病的制作方法
磷酸川芎嗪軟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名稱:磷酸川芎嗪軟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磷酸川芎嗪的制劑形式改進,特別是一種磷酸川芎嗪軟膠囊;同時本發明還涉及上述軟膠囊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磷酸川芎嗪作為一種成熟的藥物,其作用機理已經被人們所認識,并在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等病癥中具有確切的療效。但現有的磷酸川芎嗪的劑型只有注射液用于注射或滴注;片劑、硬膠囊用于口服。致使劑型比較單一,作為口服藥物來講,片劑和硬膠囊均為固體制劑,在口服使用時難免具有吸收速度慢等劑型缺陷。而軟膠囊作為口服的新型液態制劑,基本上克服了固態制劑的缺陷。但在磷酸川芎嗪的劑型上還沒有軟膠囊出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磷酸川芎嗪軟膠囊,其彌補了磷酸川芎嗪制劑的一種劑型空白,具有其它劑型無可比擬的效果。
本發明的磷酸川芎嗪軟膠囊,是以明膠、甘油和水為囊殼物料,以磷酸川芎嗪為有效成分,以植物油、蜂蠟或氫化大豆油和蜂蠟的混合物為敷料制成的軟膠囊劑。
上述所述的膠囊殼所用物料的比例為明膠∶甘油∶水=1∶0.32∶1.15。
上述的所述磷酸川芎嗪軟膠囊每粒含磷酸川芎嗪0.05-0.1克;植物油0.3-0.4克;蜂蠟0.03-0.05克;最好是每粒含磷酸川芎嗪0.05克;植物油0.318克;蜂蠟0.032克。
上述所述磷酸川芎嗪軟膠囊每粒含磷酸川芎嗪0.05-0.1克;植物油0.3-0.4克;氫化大豆油和蜂蠟各一份組成的混合物0.03-0.05克;最好是每粒含磷酸川芎嗪0.05克;植物油0.3 18克;氫化大豆油和蜂蠟各一份組成的混合物0.032克。
上述所述的磷酸川芎嗪軟膠囊的制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囊殼制備按比例取明膠、甘油和水,用其中的部分水與明膠混合,使明膠吸水膨脹,剩余的水和甘油混合加熱,再加入膨脹的明膠,繼續攪拌混合均勻,溫度保持在50-70攝氏度之間,使熔融成均勻的膠液為止,保溫備用;b囊液制備按比例取植物油、蜂蠟或氫化大豆油及蜂蠟的混合物,混合均勻并加熱至50-70攝氏度,再按比例取干燥的磷酸川芎嗪粉碎成微粉,并將上述微粉加入植物油中混合均勻,用膠體磨研磨,備用;c將上述制得的囊殼物料和囊液物料用軟膠囊機制成軟膠囊,干燥后得到成品。
本發明將磷酸川芎嗪粉碎成微分,使用植物油作為液體介質,并使用蜂蠟或大豆油與黃蠟的混合物作為助懸劑,藥物與敷料均用膠體磨研磨,可以長時間保持藥物穩定性,具備軟膠囊的所有特征。彌補了磷酸川芎嗪的劑型空白,大大提高了口服時的吸收利用的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的磷酸川芎嗪軟膠囊,是以明膠、甘油和水為囊殼物料,以磷酸川芎嗪為有效成分,以植物油、蜂蠟或氫化大豆油和蜂蠟的混合物為敷料制成的。下述實施例分別以制成1000粒不同含量的軟膠囊為例。制備囊殼物料時,未按1000粒計算。
實施例1稱取明膠1000克,甘油320克,水1150克,將其中的適量水與明膠混合,待明膠吸水膨脹后備用。將剩余的水和所有的甘油混合均勻,并加熱到50-70攝氏度,接著將吸水的明膠全部放入甘油和水的混合物中,繼續加熱并保溫50-70攝氏度,待進入完全熔融狀態保溫備用。
稱取植物油(如大豆油)300克、蜂蠟30克,將上述敷料混合均勻并加熱到50-70攝氏度,保溫;接著稱取70克磷酸川芎嗪粉碎成微粉,將該粉碎的磷酸川芎嗪微粉加入敷料混合液中,混合均勻,用膠體磨研磨,備用。
將上述制得的囊殼物料400克和所有的囊液物料經過軟膠囊機制得1000粒軟膠囊,經干燥后得到成品。這種磷酸川芎嗪軟膠囊每粒含有效成份磷酸川芎嗪0.07克。
實施例2制取囊殼物料的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在制備囊液物料時,稱取植物油(如麻油)400克、蜂蠟50克,將上述敷料混合均勻并加熱到50-70攝氏度,保溫;接著稱取100克磷酸川芎嗪粉碎成微粉,將該粉碎的磷酸川芎嗪微粉加入敷料混合液中,混合均勻,用膠體磨研磨,備用。
將制得的囊殼物料500克和所有的囊液物料經過軟膠囊機制得1000粒軟膠囊,經干燥后得到成品。這種磷酸川芎嗪軟膠囊每粒含有效成份磷酸川芎嗪0.1克。
實施例3制取囊殼物料的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在制備囊液物料時,稱取植物油(如大豆油)318克、蜂蠟和氫化大豆油各一份組成的混合物32克,將上述敷料混合均勻并加熱到50-70攝氏度,保溫;接著稱取50克磷酸川芎嗪粉碎成微粉,將該粉碎的磷酸川芎嗪微粉加入敷料混合液中,混合均勻,用膠體磨研磨,備用。
將制得的囊殼物料400克和所有的囊液物料經過軟膠囊機制得1000粒軟膠囊,經干燥后得到成品。這種磷酸川芎嗪軟膠囊每粒含有效成份磷酸川芎嗪0.05克。
本發明的磷酸川芎嗪軟膠囊崩解時間一般在20-40分鐘之間,在腸道(或胃)內得到較好的吸收。
經穩定性試驗證明,本發明的軟膠囊制劑室溫保存兩年后,質量仍滿足要求。
權利要求
1.一種磷酸川芎嗪軟膠囊,其特征在于其是以明膠、甘油和水為囊殼物料,以磷酸川芎嗪為有效成分,以植物油和蜂蠟或氫化大豆油和蜂蠟的混合物為敷料制成的軟膠囊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川芎嗪軟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膠囊殼所用物料的比例為明膠∶甘油∶水=1∶0.32∶1.1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磷酸川芎嗪軟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川芎嗪軟膠囊每粒含磷酸川芎嗪0.05-0.1克;植物油0.3-0.4克;蜂蠟0.03-0.05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磷酸川芎嗪軟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川芎嗪軟膠囊每粒含磷酸川芎嗪0.05克;植物油0.318克;蜂蠟0.032克。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磷酸川芎嗪軟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川芎嗪軟膠囊每粒含磷酸川芎嗪0.05-0.1克;植物油0.3-0.4克;氫化大豆油和蜂蠟各一份組成的混合物0.03-0.05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磷酸川芎嗪軟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川芎嗪軟膠囊每粒含磷酸川芎嗪0.05克;植物油0.318克;氫化大豆油和蜂蠟各一份組成的混合物0.032克。
7.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川芎嗪軟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a囊殼制備按比例取明膠、甘油和水,用其中的部分水與明膠混合,使明膠吸水膨脹,剩余的水和甘油混合加熱,再加入膨脹的明膠,繼續攪拌混合均勻,溫度保持在50-70攝氏度之間,使熔融成均勻的膠液為止,保溫備用;b囊液制備按比例取植物油、蜂蠟或氫化大豆油及蜂蠟的混合物,混合均勻并加熱至50-70攝氏度,再按比例取干燥的磷酸川芎嗪粉碎成微粉,并將上述微粉加入植物油中混合均勻,用膠體磨研磨,備用;c將上述制得的囊殼物料和囊液物料用軟膠囊機制成軟膠囊,干燥后得到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磷酸川芎嗪軟膠囊,是以明膠、甘油和水為囊殼物料,以磷酸川芎嗪為有效成分,以植物油、蜂蠟或氫化大豆油和蜂蠟的混合物為敷料制成的軟膠囊劑。所述磷酸川芎嗪軟膠囊每粒含磷酸川芎嗪0.05-0.1克;植物油0.3-0.4克;蜂蠟0.03-0.05克。上述物料經過囊殼制備、囊液制備及軟膠囊機制成軟膠囊,干燥后得到成品。
文檔編號A61K9/48GK1628674SQ20041007366
公開日2005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04年8月31日
發明者張以成 申請人:張以成
產品知識
行業新聞
- 婦產科用新生兒護理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婦產科用新生兒護理裝置,包括腔體,其中,腔體內部上側設置有嬰兒腔;嬰兒腔底部設置有睡眠墊;睡眠墊內部設置有加熱片;睡眠墊中部設置有排泄口,排泄口上連接有排泄管道與設置在腔體內部下側
- 專利名稱:補中益氣丸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制藥領域,涉及一種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衛生部藥品標準WS3-B-1347-93記載補中益氣丸(濃縮丸)具有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的功效,臨床用于脾胃虛弱,中氣下陷,體倦乏力,食少腹脹
- 專利名稱:風膽口服液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是一種含有動物膽汁的醫用配制品,特別是一種對成人、小兒的急性氣管炎、急性喘息型氣管炎及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具有良好療效的風膽口服液,同時本發明也涉及其制備工藝。目前,用于治療急慢性支
- 口腔修復支撐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口腔修復支撐裝置,其技術方案是:軟質膠塞的外端部固定支撐環,所述的軟質膠塞為錐形結構,軟質膠塞的端部為圓弧形結構,軟質膠塞的內部為環空結構,所述的支撐環的兩側連接固定帶,所述的固定帶通過
- 專利名稱:Glp-1類似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糖尿病相關的藥物領域,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延長的胰高血糖素樣肽-1 (GLP-1)類的體內半衰期的GLP-1類似物。本發明還涉及該GLP-1類似物的制備方法以
- 藥物效能生發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藥物效能生發儀,由藥物排出閥,安全罩,溫度調節器,溫度顯示器,壓力調節器,壓力顯示器,警示燈,電源開關和電源顯示燈等部分組成,該產品具有結構簡單、新穎、成本低、使用安全方便、提高療效、適
- 專利名稱:具有抗腫瘤活性的番荔枝脂肪酸及其脂肪酸甲酯有效部位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提取物,具體是涉及一種具有抗腫瘤活性的番荔枝脂肪酸有效部位及其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背景技術:番荔枝內酯是一類從番荔枝科植物中提取分離得到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乳腺增生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制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乳腺增生的中藥制劑。背景技術: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來該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年齡也越來越低齡化,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背景技術: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強直性脊柱炎等風寒痹癥,皆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如不及時醫治,病邪
- 半身不遂的老人洗澡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半身不遂的老人洗澡床,它由床頭、前床板、后床板、側護欄、腳護欄、水池、輪子、噴頭、床板升降開關、前床板升降開關、熱水器開關、電源線、即熱熱水器、液壓缸、后活塞桿、前活塞桿、連接塊、
- 專利名稱:治療肺結核病的理肺清膠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治療肺結核病的中草藥制劑。肺結核病中醫亦稱“肺癆”,是具有傳染性的慢性消耗性虛弱疾病,以咳嗽、咳血、潮熱、盜汗四大主要癥狀及身體逐漸消瘦等為其特征。病位主要在肺,并與脾、腎等臟
- 專利名稱:3,4-二取代-噻唑烷-2-酮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一般涉及3,4-二取代-噻唑垸-2-酮如3-(4-甲氧基-芐基)-2-氧代-噻唑烷-4-羧酸甲氧基-甲基-酰胺及其中間體的合成。本發明制備的化合物 可用于合成和制備用于治療與
- 專利名稱:一種風濕性關節炎膏藥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外用中藥藥膏制備方法,具體地講是一種風濕性關節炎膏藥制備方法。背景技術: 目前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膏藥止痛慢,貼服時間短,對過敏性皮膚要求很嚴。發明內容為克服上述缺點,本發明的目的
- 專利名稱:對乙酰氨基酚緩釋滴丸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止痛、退熱、鎮靜的藥物對乙酰氨基酚緩釋制劑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對乙酰氨基酚是一種含有C8H9N02的苯酚乙醛胺類化合物,分子量為151. 170,化學名N-(4-羥基
- 專利名稱:用于腹腔穿刺器的三瓣密封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尤其是一種用于腹腔穿刺器的三瓣密封閥,有效阻止在手術更換器械的過程中人體腹腔內C02氣體的泄漏。背景技術:目前的腹腔鏡微創手木,一般先是切開腹壁,后穿刺,建
- 一種輸液泵泵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液泵泵門,其包括泵門本體(1),所述泵門本體(1)內兩側設有兩個筋板(11),每個所述筋板(11)上設有滑槽(10);所述泵門本體(1)內還設有鎖鉤(3),所述鎖鉤(3)包括鎖鉤本體和
- 專利名稱:一種增強體質、健腦、活血的保健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具體地說是一種保健中藥。背景技術: 世界衛生組織經過嚴格的統計學統計,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狀態)和患病者(第二狀態)不足23,有13以上的人群處在健康
- 一種無針連接自動止液輸液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針連接自動止液輸液裝置,包括由導管依次連接的瓶塞穿刺針頭、上控制開關、定量器、下控制開關、滴管、調速器、單向閥、藥液注射裝置、藥液過濾器和接頭與由軟管連接的接頭座、靜脈輸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骨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骨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骨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炎,一般認為是慢性進行性退化性疾病,以軟骨的慢性磨損為特點,常在中老年發病,在疾病的初期,沒有明顯的癥狀,或
- 消化科用胃壁清洗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消化科用胃壁清洗器,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懸掛式胃壁清洗盒和開關操作盒,其特征是懸掛式胃壁清洗盒下側設有壓力泵,壓力泵下側設有內置活塞,內置活塞下側設有動力升降桿,動力
- 專利名稱:5-ht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與5-HT1A受體亞型相關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方法。其活性組分含有喹諾酮衍生物或其鹽。相關技術美國專利No.5,006,528、歐洲專利No.367,141和日本專利Kokai(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