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一種高效中藥提取罐的制作方法
- 治療劑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 一種腳部充氣護理裝置制造方法
- 用于包皮切割縫合器的定位調節螺母的制作方法
- 一種氧氣筒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 治腫瘤藥煙的制作方法
- 桔梗流浸膏的制備方法
- 一種復方氨酚烷胺微丸的制備方法
- 一種手臂靜脈血管快速壓緊裝置的制作方法
- 男子衛生保健帶的制作方法
- 治療胃腸疾病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賁門食管生物樣本取樣器的制造方法
- 抑制肝癌轉移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白簕多糖在制備治療糖尿病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一種常食能夠長壽的藥物及其生產方法
- 治療胃病的中成藥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聚明膠肽注射液的制備方法
- 一種耳內檢查器的制造方法
- 扣合式腳腕輸液真空插針器的制造方法
一種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的制作方法
一種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所述的熱水源(2)和冷水源(4)分別通過管路與稀釋劑量筒(8)相連,且消毒原液(16)通過管路與消毒原液量筒(18)相連,稀釋劑量筒(8)和消毒原液量筒(18)分別通過管路與混勻器(11)相連,混勻器(11)的底端通過帶有液壓泵(12)的管路與封閉消毒間(21)內的霧化噴頭(20)相連;所述的微電腦控制面板(1)分別通過線路與熱水源(2)、冷水源(4)、稀釋劑量筒(8)、消毒原液(16)、消毒原液量筒(18)和混勻器(11)上的閥門以及液壓泵(12)相連。本實用新型的消毒系統可有效控溫并按比例配制,結構簡單、安全使用且利于環保,適宜大范圍推廣使用。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消毒系統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實現標準化、自動化稀釋配比并 最大限度減少稀釋液使用量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 一種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
【背景技術】
[0002] -些場所(如生物制品企業、食品加工企業及畜禽養殖場所等)人員日常進出都需 要進行消毒,一些傳染性病突發季節,部分公共場所也會對進出人員進行消毒。目前市場上 常用的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大都存在著共同的缺點:1、在寒冷的冬季,消毒系統所噴出的消 毒液溫度也較低,被消毒人員會身感不適,往往會縮短在消毒室的消毒時間;2、消毒液用量 不易標準化控制,一次稀釋量過多,容易造成消毒液失效浪費。
【發明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解決冬季消毒液溫度低給消 毒人員帶來不適問題,保障最佳消毒效果,解決消毒液稀釋配比憑經驗、憑感覺的問題,提 供一種實現標準化、自動化稀釋配比并最大限度減少稀釋液使用量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 毒系統。
[0004]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的:
[0005] -種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包括微電腦控制面板、熱水源、冷水源和消毒原 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水源和冷水源分別通過管路與稀釋劑量筒相連,且消毒原液通過 管路與消毒原液量筒相連,稀釋劑量筒和消毒原液量筒分別通過管路與混勻器相連,混勻 器的底端通過帶有液壓泵的管路與封閉消毒間內的霧化噴頭相連;所述的微電腦控制面板 分別通過線路與熱水源、冷水源、稀釋劑量筒、消毒原液、消毒原液量筒和混勻器上的閥門 以及液壓泵相連。
[0006] 所述的閥門包括熱水源閥門、冷水源閥門、稀釋劑量筒閥門、消毒原液閥門、消毒 原液量筒閥門和混勻器閥門,熱水源閥門、冷水源閥門、稀釋劑量筒閥門、消毒原液閥門、消 毒原液量筒閥門、混勻器閥門分別對應設置在熱水源、冷水源、稀釋劑量筒、消毒原液、消毒 原液量筒、混勻器的底部出口處。
[0007] 所述的熱水源和冷水源位于稀釋劑量筒的上方,消毒原液位于消毒原液量筒的上 方,且稀釋劑量筒和消毒原液量筒位于混勻器的上方。
[0008] 所述的稀釋劑量筒和消毒原液量筒進口端的管路上皆設有通過線路與微電腦控 制面板相連的流量記錄儀。
[0009] 所述的稀釋劑量筒內設有通過線路與微電腦控制面板相連的溫度敏感器。
[0010] 所述的混勻器上設有通過線路與微電腦控制面板相連的攪拌棒電機,攪拌棒電機 的輸出端與混勻器內設置的攪拌棒相連接。
[0011] 所述的混勻器上設有進氣管且混勻器的底部呈漏斗狀。
[0012] 所述的熱水源為太陽能熱水器或電熱水器內的熱水。
[0013]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有如下優點:
[0014] 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設計簡單,實施方便、操作簡單且安全 實用,可有效地調控稀釋后消毒液的溫度,同時可以避免一次稀釋過多的消毒液、儲存時間 長造成的失效浪費問題;與目前市場上使用的人員噴霧消毒系統相比,可減少消毒液的浪 費,同時可以保證冬季被消毒人員的舒適度及消毒效果,還有利于環保;該消毒系統可以為 多個行業提供更多的經濟回報,適宜大范圍推廣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結構示意圖。
[0016] 其中:1 一微電腦控制面板;2-熱水源;3-熱水源閥門;4一冷水源;5-冷水源閥 門;6-流量記錄儀;7-溫度敏感器;8-稀釋劑量筒;9 一稀釋劑量筒閥門;10-進氣管; 11 一混勻器;12-液壓泵;13-攪拌棒電機;14 一攪拌棒;15-混勻器閥門;16-消毒原液; 17一消毒原液閥門;18-消毒原液量筒;19 一消毒原液量筒閥門;20-霧化噴頭;21-封閉 消毒間。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8]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包括微電腦控制面板1、熱水源2、 冷水源4和消毒原液16,采用熱水源2與冷水源4作為稀釋劑的來源,可保證稀釋劑的溫 度,其中熱水源2優先采用太陽能熱水器或電熱水器內的熱水,熱水源2和冷水源4分別通 過管路與稀釋劑量筒8相連,且消毒原液16通過管路與消毒原液量筒18相連,稀釋劑量筒 8和消毒原液量筒18分別通過管路與混勻器11相連,其中熱水源2和冷水源4位于稀釋 劑量筒8的上方,消毒原液16位于消毒原液量筒18的上方,且用于觀察微電腦控制面板1 精確工作與否的稀釋劑量筒8和消毒原液量筒18位于混勻器11的上方;混勻器11的底端 通過帶有液壓泵12的管路與封閉消毒間21內的霧化噴頭20相連,液壓泵12和霧化噴頭 20的使用增加了消毒液的消毒效果;該微電腦控制面板1分別通過線路與熱水源2、冷水源 4、稀釋劑量筒8、消毒原液16、消毒原液量筒18和混勻器11上的閥門以及液壓泵12相連 以精確控制稀釋劑和消毒原液的配比;上述的閥門包括熱水源閥門3、冷水源閥門5、稀釋 劑量筒閥門9、消毒原液閥門17、消毒原液量筒閥門19和混勻器閥門15,熱水源閥門3、冷 水源閥門5、稀釋劑量筒閥門9、消毒原液閥門17、消毒原液量筒閥門19、混勻器閥門15分 別對應設置在熱水源2、冷水源4、稀釋劑量筒8、消毒原液16、消毒原液量筒18、混勻器11 的底部出口處。另外在稀釋劑量筒8和消毒原液量筒18進口端的管路上皆通過線路與微 電腦控制面板1相連的設有流量記錄儀6,稀釋劑量筒8內設有通過線路與微電腦控制面板 1相連的溫度敏感器7以通過微電腦控制面板1控制稀釋劑的溫度;在混勻器11上還設有 通過線路與微電腦控制面板1相連的攪拌棒電機13,攪拌棒電機13的輸出端與混勻器11 內設置的攪拌棒14相連接,同時在混勻器11上設有進氣管10且混勻器11的底部呈漏斗 狀以避免消毒液殘留在混勻器11內。
[0019] 在上述結構中,微電腦控制面板1連接熱水源閥門3、冷水源閥門5、流量記錄儀6、 溫度敏感器7和稀釋劑量筒閥門9可自動精確控制稀釋劑的溫度與體積,微電腦控制面板 1連接消毒原液閥門17、流量記錄儀6和消毒原液量筒閥門19可自動精確控制消毒原液的 體積,即稀釋消毒原液所用稀釋劑和消毒原液的稀釋比例可通過微電腦控制面板1進行自 動控制,溫度敏感器7可調控熱水源閥門3和冷水源閥門5控制稀釋劑的溫度,同時配置了 流量記錄儀6,實現了消毒液按比例及需求量即配即用,稀釋劑量筒8和消毒原液量筒18可 實時觀察微電腦控制面板1與流量記錄儀6的正常工作與否,該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設 計科學、實施方便、操作簡單且安全實用,有效的保證消毒液的溫度,可提高冬季被消毒人 員的舒適度,還可實現消毒液的即配即用,提高了消毒液的消毒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
[0020] 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使用時,熱水源2中的熱水和冷水源4 中的冷水通過其下方的管道匯總于稀釋劑量筒8,在稀釋劑量筒8的上方安裝的流量記錄 儀6會監測稀釋劑的流量,且溫度敏感器7可將稀釋劑量筒8內稀釋劑的實時溫度傳輸至 微電腦控制面板1,通過微電腦控制面板1調控熱水源閥門3和冷水源閥門5的打開程度 以控制稀釋劑的溫度;同時消毒原液16下方的管道上設有消毒原液閥門17,且消毒原液16 的下端通過管道連接至消毒原液量筒19,消毒原液量筒19上方的管道上設有流量記錄儀 6 ;稀釋劑量筒8與消毒原液量筒18下方管道上設置的稀釋劑量筒閥門9和消毒原液量筒 閥門19在微電腦控制面板1的控制下調控稀釋劑和消毒原液的流量,稀釋劑和消毒原液通 過管道匯總于混勻器11,混勻器11上的攪拌棒14在攪拌棒電機13的帶動下對稀釋劑和消 毒原液進行混勻,混勻器閥門15對混勻器11內消毒液的流出進行控制,同時進氣管10和 漏斗狀底部的混勻器11可以避免消毒液殘留在混勻器11內。當密閉消毒間21內需要有 人員進行消毒時,微電腦控制面板1控制混勻器閥門15打開并啟動液壓泵12,將消毒液自 混勻器11沿著管道輸送至霧化噴頭20對密閉消毒間21內的人員進行消毒。上述過程中, 微電腦控制面板1分別通過導線連接熱水源閥門3、冷水源閥門5、兩個流量記錄儀6、溫度 敏感器7、稀釋劑量筒閥門9、液壓泵12、攪拌棒電機13、混勻器閥門15、消毒原液閥門17、 消毒原液量筒閥門19對消毒液進行調配和輸送。
[0021] 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設計簡單,實施方便、操作簡單且安全 實用,可有效地調控稀釋后消毒液的溫度,同時可以避免一次稀釋過多的消毒液、儲存時間 長造成的失效浪費問題;與目前市場上使用的人員噴霧消毒系統相比,可減少消毒液的浪 費,同時可以保證冬季被消毒人員的舒適度及消毒效果,還有利于環保;該消毒系統可以為 多個行業提供更多的經濟回報,適宜大范圍推廣使用。
[0022] 以上實施例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 圍,凡是按照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動,均落入本實 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本實用新型未涉及的技術均可通過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權利要求】
1. 一種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包括微電腦控制面板(1)、熱水源(2)、冷水源(4) 和消毒原液(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水源(2)和冷水源(4)分別通過管路與稀釋劑量筒 (8)相連,且消毒原液(16)通過管路與消毒原液量筒(18)相連,稀釋劑量筒(8)和消毒原 液量筒(18)分別通過管路與混勻器(11)相連,混勻器(11)的底端通過帶有液壓泵(12)的 管路與封閉消毒間(21)內的霧化噴頭(20)相連;所述的微電腦控制面板(1)分別通過線 路與熱水源(2)、冷水源(4)、稀釋劑量筒(8)、消毒原液(16)、消毒原液量筒(18)和混勻器 (11)上的閥門以及液壓泵(12)相連。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門包括熱 水源閥門(3)、冷水源閥門(5)、稀釋劑量筒閥門(9)、消毒原液閥門(17)、消毒原液量筒閥 門(19)和混勻器閥門(15),熱水源閥門(3)、冷水源閥門(5)、稀釋劑量筒閥門(9)、消毒原 液閥門(17)、消毒原液量筒閥門(19)、混勻器閥門(15)分別對應設置在熱水源(2)、冷水源 (4)、稀釋劑量筒(8)、消毒原液(16)、消毒原液量筒(18)、混勻器(11)的底部出口處。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水源 (2)和冷水源(4)位于稀釋劑量筒(8)的上方,消毒原液(16)位于消毒原液量筒(18)的上 方,且稀釋劑量筒(8)和消毒原液量筒(18)位于混勻器(11)的上方。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釋劑量筒 (8)和消毒原液量筒(18)進口端的管路上皆設有通過線路與微電腦控制面板(1)相連的流 量記錄儀(6)。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釋劑量筒 (8 )內設有通過線路與微電腦控制面板(1)相連的溫度敏感器(7 )。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勻器(11) 上設有通過線路與微電腦控制面板(1)相連的攪拌棒電機(13),攪拌棒電機(13)的輸出端 與混勻器(11)內設置的攪拌棒(14)相連接。
7. 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勻器 (11)上設有進氣管(10)且混勻器(11)的底部呈漏斗狀。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動人員噴霧消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水源(2) 為太陽能熱水器或電熱水器內的熱水。
【文檔編號】A61L2/22GK203874153SQ201420292963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4日
【發明者】黃瑞華, 唐磊, 李平華, 周波, 魏清甜 申請人:南京農業大學
產品知識
行業新聞
- 產婦暖頭套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產婦暖頭套,屬于醫療用具【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暖頭套套體,其特征是在所述暖頭套套體內設有防污內層,暖頭套套體內部兩側上均設有安裝鈕,安裝鈕上均設有固定槽口,固定槽口上設有保溫內層,保溫內層
- 專利名稱:一種改善睡眠的膠囊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保健藥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保健品膠囊,特別是一種眠舒源膠囊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開發眠舒源膠囊產品預期達到改善睡眠的保健功能。本產品以酸棗仁、麥冬、五味子、刺五加為主要原料,根據
- 專利名稱:一組癰瘡托毒藥物組合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ー組癰瘡托毒藥物組合。主要由下列藥物組成黃芪、金銀花、連翹、穿山甲炎、川;、當歸、皂角刺、甘草、白芷。ニ、技術背景功效益氣養血、托毒潰 膿、清熱解毒。主治氣血不足、癰瘡膿成難潰證。
- 專利名稱:治療頭痛鉤藤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頭痛鉤藤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背景技術:頭痛是在頭部、頸部神經和肌肉,以及腦膜(大腦和脊椎的膜狀覆蓋物)部位感覺到的疼痛。大腦本身并不能感到疼痛,因此頭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結石癥的藥物排石散的制備方法一種治療結石癥的藥物排石散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特別是一種治療結石癥的藥物排石散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良好療效治療結石癥的藥物排石散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
- 用于鼻腔的微型清洗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鼻腔的微型清洗器,它包括殼體、微型水泵、蓄電池、進水管、出水管、波紋軟管和微型噴頭,殼體為一中空腔體,呈T字形,它包括管殼體和手柄殼體,微型水泵和蓄電池分別裝置在手柄殼體內,
- 一種負壓治療設備集成平臺及負壓傷口治療系統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負壓治療設備集成平臺,包括基底,所述基底開設有至少兩個用于容置負壓治療設備的容置空間。實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本實用新型的負壓治療
- 專利名稱:醫用硅膠仿生奶瓶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哺乳裝置,具體是一種利用醫用硅膠制作的仿生奶瓶。 背景技術:市場上的奶瓶日新月異,如新型硅膠奶瓶、溫度自顯示奶瓶、電子自顯奶瓶、硅膠收縮內膽奶瓶、熱敏奶瓶、加熱奶瓶、仿真奶瓶、
- 專利名稱:一種有效治療失眠的藥酒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藥酒,具體地說是一種有效治療失眠的藥酒。背景技術: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工作、生活的壓力逐漸增大,出現了大量的失眠人群, 表現為失眠、健忘、頭痛等。據陸亞文等的調查研究表明
- 專利名稱:含有氧化染料母體與氨基吲哚發色劑的角質纖維染色組合物、使用這些組合物的染色方 ...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新的角質纖維、特別是人頭發的染色組合物,該組合物含有氧化染料母體與氨基吲哚發色劑,以及使用這些組合物染色的方法。人們
- 專利名稱:治療腰肌勞損的中草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來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腰肌勞損的中草藥。 背景技術:目前腰肌勞損這種外傷性病,在農村中較為多見,本病多發于青壯年人群,其病因多屬因摔傷跌打損傷。當時并不影響生理活動
- 專利名稱:自動腰椎曲線牽引床的制作方法自動腰椎曲線牽引床腰椎過度負重,姿勢不良,退行病變,普遍采用直線牽引。直線牽引破壞生理曲線越拉越直。直線牽引,操作煩瑣,壓迫胸腹,影響呼吸,難以忍受,難以堅持,破壞曲線,效果低微。本發明利用人體自重位移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面部神經麻痹的膏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面部神經麻痹的藥劑,具體是一種用于治療面部神經麻痹的膏劑,屬于中藥制劑領域。背景技術:面部神經麻痹,也稱面部神經炎,俗稱面癱,其癥狀是患者在患病后口歪眼斜,口角流
- 專利名稱:膠陀螺或其菌絲體提取物及其藥物的制備和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膠陀螺或其菌絲體提取物及其藥物的制備和應用。膠陀螺及其菌絲體在民間應用的基礎上,經試驗研究,發現了其具有較強的生理活性,如活血化瘀、抗炎、治療銀屑病等作用,但
- 專利名稱:治療肺氣腫、哮喘緩解、慢性支氣管炎的保健品片劑及制備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保健品領域,涉及一種治療治療肺氣腫、哮喘緩解、慢性支氣管炎的保健品片劑,特別是一種用于治療肺氣腫、哮喘緩解、慢性支氣管炎的保健品片劑及制備。背景技術
- 專利名稱:7-二氟甲氧基-5,4'-二正辛烷氧基異黃酮的合成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藥物合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7-二氟甲氧基-5,4' -二正辛烷氧基異黃酮的化學合成。背景技術:雖然惡性腫瘤的細胞病理學還不完全清楚,但是,一般認為
- 氧氣袋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氧氣袋,屬于醫療用品領域,包括:主體,主體設置有盛放氧氣的第一、空腔;輸氧管,輸氧管的一端與第一空腔連通,輸'氧管的遠離主體的一端設置有用于套接外接管道:的彈性接頭,彈性接頭為管狀,
- 一種加長型微創空心椎弓根螺釘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加長型微創空心椎弓根螺釘涉及的是外科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脊柱矯正和內固定的帶保護套的微創空心椎弓根螺釘。由釘帽、釘體、壓緊墊圈組成,釘體上部安裝在釘帽內,
- 專利名稱:容納殼體和設備系統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容納殼體,該容納殼體具有可以容納便攜式放射線照相成像設備和便攜式χ射線源中的至少一個的容納部,并且涉及一種設備系統。背景技術:日本專利申請特開(JP-A)N0. 2010-169
- 專利名稱:一種制備燈盞花乙素的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藥物合成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制備燈盞花乙素的方法。 背景技術:燈盞花乙素,又稱野黃芩苷,其系統命名為4’,5,6-三羥基黃酮-7 β -0-葡萄糖醛 酸苷,是云南民族藥燈盞花及其提取物制劑
- 專利名稱:婦產科用臍帶夾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婦產科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婦產科用臍帶夾。背景技術:新生兒出生后需要將臍帶結扎,目前多采用線繩結扎,也有采用橡膠圈套扎或者血管鉗鉗夾結扎。采用線繩結扎,是古老而且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