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抗腫瘤藥甲基斑蝥胺注射液的制備方法
- 一種保持手功能位約束手套的制作方法
- 一種含硫酸氫氯吡格雷的片劑及其制備方法
- 用于局部施用和經皮膚遞送肉毒桿菌毒素的組合物和方法
- 一種長春花屬生物堿脂質體及其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 眼部視力恢復護理儀的制作方法
- 支架式溫針灸器的制造方法
- 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模板固定的肽模擬物的制作方法
- 產科用嬰兒培育箱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中晚期胰腺癌的中藥復方制劑的制作方法
- 一種附加可拆卸外鞘的硬質輸尿管鏡的制作方法
- σ配體在阿片類藥物誘導的痛覺過敏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醫用輸液報警器的制作方法
- 可進行電極接觸狀態監測的電刺激治療設備的制作方法
- 骨科用下肢康復架的制作方法
- 一種帶usb連接線的藥用隨身關節貼敷器的制造方法
- 四唑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 烏發強身丸的制作方法
- 醫療輻照裝置制造方法
- 含有2-甲基-1,3-丙二醇的透明美容棒劑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創口閉合器的制造方法
創口閉合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創口閉合器,閉合器由兩個閉合器單體組成,每個閉合器單體中的固定片頂面短邊處固設有一個限位塊;限位條的一端與限位塊外端面固定連接;限位條頂面設有限位凸起,限位塊上部的中央切有一個通槽,這個通槽將限位塊上部分割成第一塊狀部和第二塊狀部;限位條旁邊的第一塊狀部上開有一個矩形的限位條過孔;第二塊狀部上部設開有一個限位通槽;閉合塊一端與第一、二限位部相鉸接;閉合塊中部開有一個開口槽,開口槽的槽底設有一個限位卡舌。本實用新型具有重新閉合功能,從而克服傳統閉合器由不具備重新閉合功能而導致使用不便、使用成本高的缺陷,且本實用新型具有合適的調節范圍,且調節時能實現初調和微調。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用品領域,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閉合皮膚創口的 閉合器。 創口閉合器
【背景技術】
[0002] 眾所周知,對于一些創傷或手術產生的創口目前進行縫合處理,這種處理方法雖 然能達到讓創口愈合的目的,但是創口愈合后會在皮膚上留下被稱為"蜈蚣腳"的疤痕,從 而不利于美觀。
[0003] 隨著技術的發展,最近出現了一種創口閉合器,這種創口閉合器由兩個結構相同 的閉合器單體組成;每個閉合器單體由醫用塑料制成,并包括固定片和限位條,其中括固定 片為長條形,該固定片上開有透氣孔,且固定片頂面的短邊處固設有一個限位塊,這個限位 塊的一側開有一個限位孔,該限位孔朝固定片的長度方向開設;所述限位孔為矩形通孔,該 限位孔出口端的下孔壁為向上傾斜的限位斜面,而限位孔出口端的上孔壁處為一個限位卡 舌,該限位卡舌的限位端懸空;
[0004] 所述限位條的數目為一根,這根限位條設在所述限位孔旁邊,并與所述固定片的 長度方向平行,該限位條的一端與限位塊固定連接,而限位條的另一端懸空,且該懸空端遠 離固定片;所述限位條頂面上沿長度方向設有兩個限位凸起,該限位凸起為直角三角形結 構,且這兩個限位凸起靠近所述限位塊。使用時,首先利用膠布或粘接劑將兩個閉合器單體 中的固定片分別固定在創口的兩邊,然后將兩個所述閉合器單體對扣閉合在一起,即:先一 個閉合器單體的限位條插入另一個閉合器單體的限位孔中,再向兩邊拉動兩個閉合器單體 的限位條,從而使兩根限位條上限位凸起的一條直角邊與對應限位孔出口端處的限位卡舌 相抵接,且限位條在此次發生形變,該限位條的底面與對應限位孔的限位斜面貼緊。
[0005] 上述閉合器完全閉合時具有主動向上牽引創口兩邊皮膚的作用,從而能夠讓創口 兩邊的皮膚很好地閉合在一起,達到比縫合更好的處理效果,并且創口愈合后不會留下明 顯的疤痕。然而在使用過程中,我們發現現有的創口閉合器存在如下缺陷:
[0006] 1、由于閉合器的限位條插入限位孔中,并利用限位條頂面上的限位凸起與限位孔 出口端的限位卡舌相抵接來實現閉合,若因為閉合過緊而想要適當放松的時候現有閉合器 就無能為力,這時需要先將閉合器從皮膚上撕下來,再貼上一個新的閉合器,然后重新進行 閉合操作。從上面的表述可以看出,現有的閉合器沒有重新閉合功能,這樣不僅會造成使用 不方便,而且使用成本高。
[0007] 2、由于每個閉合器單體中的限位凸起數目過少,這樣就基本沒有調節范圍,不能 很好地適用于每個患者,從而可能出現不能讓創口緊密閉合的情況,進而影響閉合器的適 用性和可靠性,為此急需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8]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重新閉合功能的創口閉合器。
[0009]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創口閉合器,該閉合器由兩個結構相同的閉合 器單體(D)組成,每個閉合器單體(D)為塑料件,并包括固定片(1)和限位條(3),其中固定 片(1)為長條形,該固定片(1)頂面的短邊處固設有一個限位塊(2);所述限位條(3)的數 目為一根,這根限位條的長度方向與所述固定片(1)長度方向平行,該限位條(3)的一端與 限位塊(2)外端面固定連接,而限位條(3)的另一端懸空,且該懸空端遠離固定片(1); [0010] 所述限位條⑶頂面靠近限位塊(2)的部位沿長度方向設有限位凸起(3a),該限 位凸起為直角三角形結構,該限位凸起的一條直角邊與限位條(3)頂面貼合,而限位凸起 (3a)的另一條直角邊面對限位塊(2),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塊(2)上部的中央切有一個用 于容納閉合塊(4)的通槽(2a),該通槽的長度方向與所述固定片(1)長度方向垂直,且這個 通槽將限位塊(2)上部分割成第一塊狀部(2b)和第二塊狀部(2c);所述限位條(3)與第 一塊狀部(2b)相連,該限位條旁邊的第一塊狀部(2b)上開有一個矩形的限位條過孔,這個 限位條過孔沿著所述固定片(1)的長度方向開設,該限位條過孔的下孔壁與所述通槽(2a) 的槽底相連;所述第二塊狀部(2c)上部設開有一個限位通槽(2d),該限位通槽的位置正對 所述限位條過孔,且限位通槽(2d)的的槽底為斜面,該斜面的低端與通槽(2a)槽底相連;
[0011] 所述閉合塊(4) 一端的兩邊對應設有一根短軸(4a),這兩根短軸分別插入第一、 二限位部(2b、2c)上對應的安裝孔中,從而使閉合塊(4)可繞這兩根短軸(4a)轉動;所述 閉合塊(4)的另一端設有主動鎖緊結構(ZD),所述限位塊(2)的對應部位設有被動鎖緊結 構(BD),且主動鎖緊結構(ZD)與該被動鎖緊結構(BD)結合時可將閉合塊(4)鎖緊在限位 塊⑵上;
[0012] 所述閉合塊(4)中部正對限位通槽(2d)的部位開有一個上下貫通的開口槽,該開 口槽的槽底設有一個與所述限位凸起(3a)相配合的限位卡舌(4b),該限位卡舌的懸空端 靠近開口槽的槽口;當兩個所述閉合器單體(D)對扣閉合時,一個閉合器單體(D)中的限位 條(3)先穿過另一個閉合器單體(D)中的限位條過孔,再穿過這個閉合器單體(D)中的所 述限位通槽(2d),而這條限位條(3)底面與該限位通槽的槽底貼合,限位條頂面的限位凸 起(3a)另一條直角邊與所述限位卡舌(4b)的懸空端抵接,且所述閉合塊(4)鎖緊在限位 塊⑵上。
[0013] 本實用新型在傳統結構的基礎上,改變了所述限位塊⑵的結構,并相應增設了 閉合塊(4),具體改變之處在于:所述限位塊(2)上部的中央切有一個用于容納閉合塊(4) 的通槽(2a),該通槽的長度方向與所述固定片(1)長度方向垂直,且這個通槽將限位塊(2) 上部分割成第一塊狀部(2b)和第二塊狀部(2c);所述限位條(3)與第一塊狀部(2b)相連, 該限位條旁邊的第一塊狀部(2b)上開有一個矩形的限位條過孔,這個限位條過孔沿著所 述固定片(1)的長度方向開設,該限位條過孔的下孔壁與所述通槽(2a)的槽底相連;所述 第二塊狀部(2c)上部設開有一個限位通槽(2d),該限位通槽的位置正對所述限位條過孔, 且限位通槽(2d)的的槽底為斜面,該斜面的低端與通槽(2a)槽底相連;
[0014] 所述閉合塊(4) 一端的兩邊對應設有一根短軸(4a),這兩根短軸分別插入第一、 二限位部(2b、2c)上對應的安裝孔中,從而使閉合塊(4)可繞這兩根短軸(4a)轉動;所述 閉合塊(4)的另一端設有主動鎖緊結構(ZD),所述限位塊(2)的對應部位設有被動鎖緊結 構(BD),且主動鎖緊結構(ZD)與該被動鎖緊結構(BD)結合時可將閉合塊(4)鎖緊在限位 塊⑵上;
[0015] 所述閉合塊(4)中部正對限位通槽(2d)的部位開有一個上下貫通的開口槽,該開 口槽的槽底設有一個與所述限位凸起(3a)相配合的限位卡舌(4b),該限位卡舌的懸空端 靠近開口槽的槽口;當兩個所述閉合器單體(D)對扣閉合時,一個閉合器單體(D)中的限位 條(3)先穿過另一個閉合器單體(D)中的限位條過孔,再穿過這個閉合器單體(D)中的所 述限位通槽(2d),而這條限位條(3)底面與該限位通槽的槽底貼合,限位條頂面的限位凸 起(3a)另一條直角邊與所述限位卡舌(4b)的懸空端抵接,且所述閉合塊(4)鎖緊在限位 塊⑵上。
[0016]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所述主動鎖緊結構(ZD)與該被動鎖緊結構(BD)的具體形式 可以采用多種,如主、被動鎖緊結構的配合方式采用螺紋連接或卡接等,只要能在需要時將 閉合塊⑷鎖緊在限位塊⑵上即可。
[0017] 使用時,先將兩個閉合器單體(D)中的固定片(1)分別固定在患者的皮膚創口兩 邊,再將兩個閉合器單體(D)對扣閉合起來,S卩:一個閉合器單體(D)中的限位條(3)先穿 過另一個閉合器單體(D)中的限位條過孔,再穿過這個閉合器單體(D)中的所述限位通槽 (2d),而這條限位條(3)底面與該限位通槽的槽底貼合,并轉動所述閉合塊(4),以便使限 位條頂面的限位凸起(3a)另一條直角邊與所述限位卡舌(4b)的懸空端抵接,最后將所述 閉合塊⑷鎖緊在限位塊⑵上;如果我們發現創口閉合過緊,我們可以先將閉合塊⑷松 開,然后選擇根據患者的情況重新選擇合適的限位凸起(3a)與限位卡舌(4b)抵接,最后再 將閉合塊⑷鎖緊在限位塊⑵上,從而達到緊密閉合創口的目的,并達到比傳統縫合方式 更好的處理效果,但創口愈合后不會留下明顯的疤痕,更不會留下被稱為"蜈蚣腳"的疤痕。
[0018]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取消了傳統結構中限位塊(2)上的限位孔,取而 代之的是限位塊(2)上的一個限位條過孔、通槽(2a)和限位通槽(2d),這三個結構的功能 與限位孔完全相同,但為重新閉合提供了技術可能性;并且,本閉合器增設了一個可以轉動 的閉合塊(4),而所述限位卡舌(4b)的設置位置由傳統結構的限位塊(2)上移動該閉合塊 (4)上,這樣就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實現重新閉合,從而使本閉合器具有重新閉合功能,進而 克服傳統閉合器由不具備重新閉合功能而導致使用不便、使用成本高的缺陷,且本閉合器 的結構簡單,制造容易,具有閉合效果好、使用方便等優點。
[0019] 作為本實用新型鎖緊方式的第一種實施例,所述主動鎖緊結構(ZD)為向下彎曲 的彎鉤部,且所述被動鎖緊結構(BD)為限位塊(2)端部的突出部,這個突出部的端面為圓 弧面,該圓弧面與突出部的頂面之間通過圓弧過渡。
[0020] 采用以上結構,使用時所述閉合塊(4)向下轉動,該閉合塊(4)的彎鉤部勾住限位 塊(2)的圓弧面即可將閉合塊(4)鎖緊在限位塊(2)上,這種鎖緊方式操作方便、省力,且 結構簡單,易于實施。
[0021] 作為本實用新型鎖緊方式的第二種實施例,所述主動鎖緊結構(ZD)為垂直設在 閉合塊(4)底面上的鎖緊柱,在鎖緊柱外圓面的中部設有球狀凸臺,該球狀凸臺的軸心線 與鎖緊柱的軸心線在同一條直線上,且所述被動鎖緊結構(BD)為盲孔,該盲孔堅直設在所 述限位塊(2)的通槽(2a)槽底。
[0022] 采用以上結構,使用時所述閉合塊(4)向下轉動,并通過按壓使該閉合塊(4)上的 鎖緊柱入限位塊(2)的盲孔中即可實現鎖緊,這種鎖緊方式操作方便、省力,但缺點是會按 壓患者的創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的疼痛感。
[0023] 作為對本創口閉合器的優化設計,所述限位凸起(3a)的數目為3- 20個,這些限 位凸起(3a)的寬度與限位條(3)寬度相等;相鄰兩個所述限位凸起(3a)之間的間距不等, 該間距由限位條(3)的懸空端向其連接端逐漸減小。
[0024] 本閉合器在具備重新閉合功能的基礎上,又將所述限位凸起(3a)的數目適當地 增加到3-20個,這些限位凸起(3a)的寬度與限位條⑶寬度相等;相鄰兩個所述限位凸 起(3a)之間的間距不等,該間距由限位條(3)的懸空端向其連接端逐漸減小。采用以上優 選設計,閉合時可以讓不同的限位凸起(3a)與限位卡舌(4b)相抵接,這樣就使本實用新型 具有調節功能,且限位凸起(3a)的數目適中,從而使本閉合器的調節范圍合理,不會因為 過少而喪失調節功能,又會避免因為數目過多而導致結構調節級數過多,并能防止結構過 于復雜;又由于相鄰兩個所述限位凸起(3a)之間的間距不等,該間距由限位條(3)的懸空 端向其連接端逐漸減小,這樣就使本閉合器具有粗調和微調的功能,使用時可根據每個患 者的創口情況,對應選擇適當的限位凸起(3a)與限位卡舌(4b)抵接,這個結構與前述重新 閉合功能相結合,能夠起到進一步達到緊密閉合創口的目的,這樣就很好地克服了傳統閉 合器不具有調節功能的缺陷,并能保證本閉合器的適用性和可靠性。
[0025] 作為優化設計,各個所述限位凸起(3a)的凸起高度不等,且各限位凸起(3a)的凸 起高度由所述限位條(3)的懸空端向其連接端逐漸增大,這樣就能夠進一步提高創口閉合 的緊密性,從而改善本實用新型的閉合效果和使用性能。
[0026] 在所述閉合塊(4)的另一端固設有一條扳動條(5),該扳動條與所述限位條(3)垂 直,且扳動條(5)的一端懸空,該懸空端沿長度方向設有一組凸起,這些凸起的作用是增大 摩擦力。使用時,通過手握扳動條(5)可方便地扳動所述閉合塊(4),從而實現解鎖。
[0027]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 1、本實用新型取消了傳統結構中限位塊上的限位孔,取而代之的是限位塊上的一 個限位條過孔、通槽和限位通槽,這三個結構的功能與限位孔完全相同,但為重新閉合提供 了技術可能性;而且,本閉合器增設了一個可以轉動的閉合塊,而所述限位卡舌的設置位 置由傳統結構的限位塊上移動該閉合塊上,這樣就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實現重新閉合,從而 使本閉合器具有重新閉合功能,進而克服傳統閉合器由不具備重新閉合功能而導致使用不 便、使用成本高的缺陷。
[0029] 2、本實用新型又通過改變所述限位凸起的數目及設置形式來使本閉合器具有合 適的調節范圍,且調節時能實現初調和微調,這樣就能使本閉合器盡量適用于每個患者的 情況,并保證閉合緊密,從而保證本實用新型的適用性和可靠性,且本閉合器結構簡單,易 于制造,使用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0]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31] 圖2為每個閉合器單體D的結構示意圖。
[0032] 圖3為圖1中A-A向剖視放大圖。
[0033] 圖4為圖2拆掉閉合塊4后的示意圖。
[0034] 圖5為圖2中閉合塊4的示意圖。
[0035] 圖6為圖2中B-B向剖視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
[0036] 圖7為圖2中B-B向剖視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7]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38] 如圖1至5所示,一種創口閉合器,該創口閉合器用來閉合創傷或手術后留下的皮 膚創口,且創口閉合器由兩個結構完全相同的閉合器單體D組成。
[0039] 每個所述閉合器單體D包括固定片1、限位塊2、限位條3和閉合塊4。其中,所述 固定片1的形狀不做具體限制,在本案中該固定片1的結構為矩形,并在固定片1上密布有 透氣孔(圖中未標記),該透氣孔的作用是透氣,并能防止細菌的滋生。所述固定片1頂面 的短邊處固設有一個限位塊2,所述限位條3的數目為一根,這根限位條3的長度方向與所 述固定片1長度方向平行,該限位條3的一端與限位塊2外端面固定連接,該端即為限位條 3的連接端,而限位條3的另一端懸空,且該懸空端遠離固定片1。
[0040] 并且,所述限位條3頂面沿長度方向設有限位凸起3a,這些限位凸起3a靠近限位 塊2,且各個限位凸起3a的結構均采用傳統結構,S卩:為直角三角形結構,該直角三角形的 一條直角邊與限位條3的頂面貼合,該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朝向所述限位塊2,閉合時 就依靠這條直角邊與所述限位卡舌4b相抵接。
[0041] 另外,所述限位條3懸空端的頂面設有一組小凸起,這些小凸起沿著限位條3的長 度方向設置,且這些小凸起的作用是增大摩擦力,從而便于拉動限位條3。需要指出的是,所 述固定片1、限位塊2和限位條3由醫用塑料注塑成型。
[0042] 從圖1至5可看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點之一,所述限位凸起3a的數目為3- 20個,并可進一步優選為5、9、13、15個,這些限位凸起3a的寬度與限位條3寬度相等。相 鄰兩個所述限位凸起3a之間的間距不等,該間距由限位條3的懸空端向限位條3的連接端 逐漸減小。當然,在實際制造過程中,也可以將相鄰兩個限位凸起3a之間的間距做成相等, 其間距為1mm。另外,各個所述限位凸起3a的凸起高度不等,且各限位凸起3a的凸起高度 由所述限位條3的懸空端向限位條3的連接端逐漸增大。
[0043]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點之二,所述限位塊2上部的中央切有一個用于容納閉合 塊4的通槽2a,該通槽2a的長度方向與所述固定片1長度方向垂直,且通槽2a的槽底為平 面。同時,所述通槽2a將限位塊2的上部分割成第一塊狀部2b和第二塊狀部2c,其中第一 塊狀部2b與所述限位條3相連。所述限位條3旁邊的第一塊狀部2b上開有一個矩形的限 位條過孔(圖中未標記),這個限位條過孔沿著所述固定片1的長度方向開設,該限位條過 孔的大小與限位條3相適應,且限位條過孔的下孔壁與所述通槽2a的槽底相連。
[0044] 所述第二塊狀部2c上部設開有一個限位通槽2d,該限位通槽2d的位置正對所述 限位條過孔,且限位通槽2d的的槽底為斜面,該斜面的斜度為10°至50°,并優選30°,且 這個斜面的低端與通槽2a槽底相連。
[0045] 如圖1至5所示,所述閉合塊4 一端的兩邊對應設有一根短軸4a,這兩根短軸分別 插入第一二限位部2b和第二限位部2c上對應的安裝孔中,從而使閉合塊4可繞這兩根短 軸4a轉動。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閉合塊4的另一端固設有一條扳動條5,該扳動條5與所 述限位條3垂直,且扳動條5的一端懸空,該懸空端沿長度方向設有一組凸起,這些凸起的 作用是增大摩擦力,從而便于扳動閉合塊4,進而使閉合塊4繞兩根所述短軸4a轉動。
[0046] 所述閉合塊4的另一端設有主動鎖緊結構ZD,所述限位塊2的對應部位設有被動 鎖緊結構BD,且主動鎖緊結構ZD與該被動鎖緊結構BD結合時可將閉合塊4鎖緊在限位塊 2上。
[0047] 如圖2、6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鎖緊方式的第一種結構,所述主動鎖緊結構ZD為 向下彎曲的彎鉤部,該彎鉤部朝向所述限位塊2的端面。所述被動鎖緊結構BD為設在限位 塊2端部的突出部,這個突出部的端面為圓弧面,該圓弧面與上述彎鉤部的內側相配合,且 這個圓弧面與突出部的頂面之間通過圓弧面光滑過渡。使用時所述閉合塊4向下轉動,該 閉合塊4的彎鉤部勾住限位塊2端面的圓弧面即可將閉合塊4鎖緊在限位塊2上,這種鎖 緊方式操作方便、省力,且結構簡單,易于實施。
[0048] 如圖2、7所示,所述主動鎖緊結構ZD為垂直設在閉合塊4底面上的一組鎖緊柱, 在鎖緊柱外圓面的中部設有球狀凸臺,該球狀凸臺的軸心線與鎖緊柱的軸心線在同一條直 線上,且所述被動鎖緊結構BD為盲孔,該盲孔堅直設在所述限位塊2的通槽2a槽底。采用 以上結構,使用時所述閉合塊4向下轉動,并通過按壓使該閉合塊4上的鎖緊柱入限位塊2 的盲孔中,并通過球狀凸臺使盲孔彈性變形來實現鎖緊,這種鎖緊方式操作方便、省力,但 缺點是會按壓患者的創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的疼痛感。
[0049]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所述主動鎖緊結構ZD與該被動鎖緊結構BD的具體形式可以 多種多樣,如主、被動鎖緊結構的配合方式采用螺紋連接或卡接等,只要能在需要時將閉合 塊4鎖緊在限位塊2上即可。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鎖緊方式,如所述主 動鎖緊結構ZD為穿設在閉合塊4上螺紋孔中的螺釘,而所述被動鎖緊結構BD被設置在所 述限位塊2上通槽2a槽底的螺紋孔,使用時通過螺釘擰入該螺紋孔實現鎖緊閉合。
[0050] 從圖1至7還可看出,所述閉合塊4中部開有一個上下貫通的開口槽(圖中未標 記),該開口槽的位置正對所述限位通槽2d。所述開口槽的槽底設有一個限位卡舌4b,該限 位卡舌4b用于與所述限位凸起3a相配合,這個限位卡舌4b從開口槽的槽底向其槽口方向 設置。并且,所述限位卡舌4b的懸空端靠近開口槽的槽口,并未露到開口槽的槽口外,而限 位卡舌4b的兩端均分別與開口槽的對應槽壁相連。當然,所述限位卡舌4b的兩端也可以 不與開口槽的對應槽壁相連。作為優選,所述限位卡舌4b的頂面設有一個凸臺4c,該凸臺 4c靠近所述開口槽的槽底,這個凸臺的作用是讓限位卡舌4b與所述限位凸起3a能夠牢靠 地相抵接。
[0051] 當兩個所述閉合器單體D對扣閉合時,一個閉合器單體D中的限位條3先穿過另 一個閉合器單體D中的限位條過孔,再穿過這個閉合器單體D中的所述限位通槽2d,而這條 限位條3底面與該限位通槽的槽底貼合,限位條頂面的限位凸起3a另一條直角邊與所述限 位卡舌4b的懸空端抵接,且所述閉合塊4鎖緊在限位塊2上。
[0052] 使用時,先通過膠布或粘接劑將兩個閉合器單體D中的固定片1分別固定在患者 的皮膚創口兩邊,再將兩個閉合器單體D對扣閉合起來,S卩:一個閉合器單體D中的限位條 3先穿過另一個閉合器單體D中的限位條過孔,再穿過這個閉合器單體D中的所述限位通 槽2d,而這條限位條3底面與該限位通槽的槽底貼合,并轉動所述閉合塊4,以使限位條頂 面相應的限位凸起3a另一條直角邊與所述限位卡舌4b的懸空端抵接,最后將所述閉合塊4 鎖緊在限位塊2上。如果我們發現創口閉合過緊,我們可以先將閉合塊4松開,然后選擇根 據患者的情況重新選擇合適的限位凸起3a與限位卡舌4b抵接,最后再將閉合塊4鎖緊在 限位塊2上,從而達到緊密閉合患者創口的目的,并達到比傳統縫合方式更好的處理效果, 但創口愈合后不會留下被稱為"蜈蚣腳"的疤痕。
[0053] 本實用新型取消了傳統結構中限位塊上的限位孔,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限位條過 孔、通槽2a和限位通槽2d,這三個結構一樣能完成限位孔的功能,并為重新閉合提供了技 術可能性;并且,本閉合器增設了一個可以轉動的閉合塊4,而所述限位卡舌4b的設置位置 由傳統結構的限位塊2上移動該閉合塊4上,這樣就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實現重新閉合,從而 使本閉合器具有重新閉合功能,進而克服傳統閉合器由不具備重新閉合功能而導致使用不 便、使用成本高的缺陷;并且,本實用新型又通過改變所述限位凸起3a的數目及設置形式 來使本閉合器具有合適的調節范圍,且調節時能實現初調和微調,這樣就能使本閉合器盡 量適用于每個患者的情況,并保證閉合緊密,從而保證本實用新型的適用性和可靠性,且本 閉合器結構簡單,易于制造,使用方便。
[0054]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實用新型為限制,凡在本 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 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創口閉合器,該閉合器由兩個結構相同的閉合器單體(D)組成,每個閉合器單 體⑶為塑料件,并包括固定片⑴和限位條⑶,其中固定片⑴為長條形,該固定片⑴ 頂面的短邊處固設有一個限位塊(2);所述限位條(3)的數目為一根,這根限位條的長度方 向與所述固定片(1)長度方向平行,該限位條(3)的一端與限位塊(2)外端面固定連接,而 限位條(3)的另一端懸空,且該懸空端遠離固定片(1); 所述限位條(3)頂面靠近限位塊(2)的部位沿長度方向設有限位凸起(3a),該限位凸 起為直角三角形結構,該限位凸起的一條直角邊與限位條(3)頂面貼合,而限位凸起(3a) 的另一條直角邊面對限位塊(2),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塊(2)上部的中央切有一個用于容 納閉合塊(4)的通槽(2a),該通槽的長度方向與所述固定片(1)長度方向垂直,且這個通槽 將限位塊(2)上部分割成第一塊狀部(2b)和第二塊狀部(2c);所述限位條(3)與第一塊 狀部(2b)相連,該限位條旁邊的第一塊狀部(2b)上開有一個矩形的限位條過孔,這個限位 條過孔沿著所述固定片(1)的長度方向開設,該限位條過孔的下孔壁與所述通槽(2a)的槽 底相連;所述第二塊狀部(2c)上部設開有一個限位通槽(2d),該限位通槽的位置正對所述 限位條過孔,且限位通槽(2d)的槽底為斜面,該斜面的低端與通槽(2a)槽底相連; 所述閉合塊(4) 一端的兩邊對應設有一根短軸(4a),這兩根短軸分別插入第一、二限 位部(2b、2c)上對應的安裝孔中,從而使閉合塊⑷可繞這兩根短軸(4a)轉動;所述閉合 塊(4)的另一端設有主動鎖緊結構(ZD),所述限位塊(2)的對應部位設有被動鎖緊結構 (BD),且主動鎖緊結構(ZD)與該被動鎖緊結構(BD)結合時可將閉合塊(4)鎖緊在限位塊 ⑵上; 所述閉合塊(4)中部正對限位通槽(2d)的部位開有一個上下貫通的開口槽,該開口槽 的槽底設有一個與所述限位凸起(3a)相配合的限位卡舌(4b),該限位卡舌的懸空端靠近 開口槽的槽口;當兩個所述閉合器單體(D)對扣閉合時,一個閉合器單體(D)中的限位條 (3)先穿過另一個閉合器單體(D)中的限位條過孔,再穿過這個閉合器單體(D)中的所述 限位通槽(2d),而這條限位條(3)底面與該限位通槽的槽底貼合,限位條頂面的限位凸起 (3a)另一條直角邊與所述限位卡舌(4b)的懸空端抵接,且所述閉合塊(4)鎖緊在限位塊 ⑵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創口閉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鎖緊結構(ZD)為向下彎 曲的彎鉤部,且所述被動鎖緊結構(BD)為限位塊(2)端部的突出部,這個突出部的端面為 圓弧面,該圓弧面與突出部的頂面之間通過圓弧過渡。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創口閉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鎖緊結構(ZD)為垂直設 在閉合塊(4)底面上的鎖緊柱,在鎖緊柱外圓面的中部設有球狀凸臺,該球狀凸臺的軸心 線與鎖緊柱的軸心線在同一條直線上,且所述被動鎖緊結構(BD)為盲孔,該盲孔堅直設 在所述限位塊(2)的通槽(2a)槽底。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創口閉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3a)的數 目為3-20個,這些限位凸起(3a)的寬度與限位條⑶寬度相等;相鄰兩個所述限位凸起 (3a)之間的間距不等,該間距由限位條(3)的懸空端向其連接端逐漸減小。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創口閉合器,其特征在于:各個所述限位凸起(3a)的凸起高度 不等,且各限位凸起(3a)的凸起高度由所述限位條(3)的懸空端向其連接端逐漸增大。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創口閉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閉合塊⑷的另一端固設有一 條扳動條(5),該扳動條與所述限位條(3)垂直,且扳動條(5)的一端懸空,該懸空端沿長度 方向設有一組凸起。
【文檔編號】A61B17/03GK203885546SQ201420258476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0日
【發明者】李緒國 申請人:重慶博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產品知識
行業新聞
- 專利名稱:一種護理托盤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護理托盤。背景技術:目前,臨床上使用的護理托盤主要為一長方形盤,主要用來存放各種護理工具,而用過的廢物則一般也放置在護理托盤內,容易交叉感染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
- 專利名稱:一種植物類中藥材產地鮮制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中藥炮制及中藥材產地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植物類中藥材產地 鮮制加工工藝。背景技術:中藥材產地加工指的是對藥用植物或者藥用動物的產地初加工,根據藥材性質和 商品銷售運
- 專利名稱:無疤美容縫線及其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無疤美容縫線及其制作方法。目前,隨著醫學美學的興起與發展,美容整形外科得到了廣泛的重視。人體用傳統縫合線有錦綸尼龍線、絲線、羊腸線和無損傷縫合線等,錦綸、尼龍線應用于人體有不同程
- 專利名稱:治療外感風寒內傷濕熱泄瀉的中草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產品涉及來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外感風寒內傷濕熱泄瀉的中草藥。背景技術:外感風寒內傷濕熱泄瀉,具有腹瀉先溏便后清水,瀉時腹微痛,有惡寒現象,夜間睡眠較差等特征。是
- 專利名稱:抗骨質疏松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抗骨質疏松癥的組合物,尤其是一種基于傳統藏藥基礎上的抗骨質疏松癥的保健品組合物。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平均壽命的延長和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據統計,我國是世界上老年
- 專利名稱:一種疏水性介孔納米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ー種介孔納米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具體說,是涉及ー種可用于增強低強度超聲波空化效應強度的疏水性介孔納米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背景技術:
- 專利名稱:氟比洛芬丁香酚酯藥用化合物及其制劑和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確切的說它是一種氟比洛芬丁香酚酯藥用化合物,由非甾體抗炎藥氟比洛芬與丁香酚成酯的化合物,具有抗炎鎮痛作用,本發明還進一步公開了該化合物的制備方法,以及以
- 專利名稱:胰島素注射留置針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用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是一種胰島素注射留置針。背景技術:目前,臨床上對于糖尿病的治療大多采用腹部胰島素長期注射治療,胰島素注射需要每天二到四次,一年730-1460次左右,這樣
- 專利名稱:2-(4-羥基苯亞胺基)-5-(3-甲氧基-4-羥基苯亞甲基)-4-噻唑烷酮的制抗腫瘤藥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噻唑烷酮衍生物在制備抗橫紋肌肉瘤藥物中的應用,尤其涉及一種2- (4-羥基苯亞胺基)-5- (3-甲氧基
- 一次性輸氧管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一次性輸氧管,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鼻孔吸氧的一次性輸氧管,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包括管體,管體前端設有球囊,沿球囊圓形表面鋪設有氣孔,球囊下方設有膨大囊,膨大囊環繞管體設置,其一側通過附管連接充氣
- 專利名稱:一種預防或和治療紅細胞增多癥的藥物或保健食品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預防或和治療紅細胞增多癥的藥物或保健食品組合物。屬藥物領域。背景技術:紅細胞增多癥(polycythemia)以紅細胞數目、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和
- 專利名稱:一種含刺五加的藥物在抗阿司匹林抵抗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醫藥領域,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阿司匹林抵抗藥物中的應用。背景技術: 阿司匹林(Aspirin)又稱阿司匹林或乙酰水楊酸,應用于臨床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十二指腸潰瘍護理的藥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十二指腸潰瘍護理的藥物。背景技術:消化性潰瘍指胃腸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過粘膜肌層的組織損傷。潰瘍可發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胃及
- 專利名稱:一種可調溫式灸療儀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是涉及一種可調溫式灸療儀。 背景技術:針灸醫學源于中國,幾千年來不僅對我國人民的健康事業起了重大作用,在世界上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如何將針法和灸法有效地結合起來,
- 一種多功能電動輪椅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電動輪椅,包括轉輪組,輪椅底板,輪椅座椅和電機,所述轉輪組包括前轉輪方向輪,后轉輪主動輪,從動輪和輔助輪,所述轉輪組固定在輪椅底板上,在方向輪上方連接著拉桿,拉桿上方設置為轉
- 一種骨科導向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骨科導向器,主要用于醫院等醫療機構的骨科,本實用新型在導向桿兩端設有轉動圓柱,轉動圓柱末端設有調節旋鈕,基座上設有第一緊固螺栓,導向桿左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套,固定套內設有固定支桿,右端套
- 專利名稱:麻醉呼吸機及其手動自動通氣轉換開關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麻酔呼吸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ー種手動自動通氣轉換開關,及使用該開關的麻酔呼吸機。背景技術:麻酔呼吸機是ー種為手術病人提供氣體麻酔和呼吸管理功能的手術室設備。通常麻酔師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骨科疾病的外用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骨科疾病的外用中藥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使用方法。背景技術:治療骨科疑難雜癥一直都是醫療界的難題,西醫的手術風險大,費用高,中藥口感差,程序繁瑣,見效慢。傳統膏藥
- 專利名稱:羅格列酮的液體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藥學領域,涉及一種治療高血糖癥藥物,特別是一種含有羅格列酮或其藥用鹽的液體組合物。該組合物可用于通過口腔粘膜途徑給藥,以迅速吸收降低血糖。背景技術:羅格列酮屬噻唑烷二酮類,是有效的
- 專利名稱:一種烏發液及其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白發轉黑發的產品,尤其是涉及一種烏發液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外表的美,頭發在人體的最高部位,代表人體形象和顏面的美,白發脫發人群在增多、嚴重困
- 一種頸椎用手動升降式治療康復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頸椎用手動升降式治療康復儀,包括座椅,座椅兩側均固接有立柱,立柱底端與底板相固接,上端依次穿過坐板和扶手;坐板與底板側端邊緣固接有安裝板,安裝板外側鉸接有帶搖桿的卷繞器